当我们沉醉于红木家具的魅力时,是否曾因那些专业术语而感到困惑?那些独特的称谓,仿佛是红木家具的秘密语言,让人捉摸不透。
今天,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红木家具专业术语,带您深入了解红木家具背后的故事。
束腰
束腰,源于古代女子为追求纤细腰肢而采取的束腰习俗,在家具上这一术语则指代面板下方的收缩设计,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。
具体而言,束腰部分的高度或低矮,形成了高束腰与低束腰两种风格,为中式家具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艺术魅力。
托泥
托泥是指设在几、案、桌腿下的垫木,形状一般与家具的面呼应,常见的有圆形,方形,海棠、梅花形等。
托泥不仅起到加固四腿连接与稳定作用,且改变了家具四足直接落地的形式,添了新的意趣。
牙子
牙子位于家具立木与横木交接处,施以各式纹样,一般横向较长的叫牙条,角上短小的叫花牙。
明式家具牙子纹样繁多,常见的有凤纹牙、卷云牙、棂格牙,弓背牙等,这些牙子起稳固作用,也是极好的装饰。
搭脑
搭脑是装在椅背上连接背板和立柱的结构部件,人们坐下休息时,头正好靠在上面,故称“搭脑”,起承托作用。
扶手
扶手是装在椅子两侧,供人支撑肘部的部件,扶手后端与后角柱相连,前端与前角柱相连,中接联邦棍。
如果椅子前腿不穿过椅面,扶手前端则需另装鹅脖儿,扶手形式多样,有曲式、直式、坡式等。
鹅脖
鹅脖是指椅子设计中,前腿在椅盘以上延伸并与扶手紧密相连的部分。
这一独特的设计元素,不仅增强了椅子的稳固性,更在视觉上赋予了椅子优雅流畅的线条感,使其更加协调和美观。
联邦棍
联邦棍是扶手椅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,它位于扶手下方,连接鹅脖与后腿,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上端与扶手相接,下端则深入椅盘之中,为整张椅子提供稳定的支撑。
因其独特的形状与功能,联邦棍也被形象地称为“镰刀把”,这一名称源自其外形与镰刀的把柄相似。这一富有想象力的命名,不仅突显了联邦棍的特色,也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和辨认这一部件。
罗锅枨
罗锅枨,这一独特的设计元素,源于对横枨的巧妙运用。其中心部位稍高于两端,呈现出优雅的拱形,也有匠师将其形象地称为“桥梁形”。
在北方,人们常以人的驼背为比喻,称之为“罗锅桥”,这一亲切的称呼也赋予了家具部件新的生命。罗锅枨主要用于桌、椅、凳等家具中,作为连接腿柱的横枨,发挥着稳定和承重的重要作用。
它的巧妙设计不仅提升了家具的整体美感,更在实用性上表现出色,成为了中式家具中的一大亮点。
矮老
矮老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,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。
如桌案的案面下、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,起到支撑桌面、加固四腿的作用。
线脚装饰
线脚装饰是针对家具某一部位的纯线性装饰手法,它在家具构造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,纯粹为了审美上的感受。
明清家具在线脚装饰上极为讲究,常见的有灯草线、打洼、倒棱等。
步步高赶枨
管脚枨(四腿中的横枨)前者低,两侧高,后者更高,即所谓“步步高赶枨”,常运用于椅类家具足部。
马蹄足
马蹄足在传统家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分为内翻和外翻两种类型。外翻马蹄足通常与曲腿相搭配,而内翻则既可用于曲腿也可用于直腿。这一独特的设计元素,不仅增强了家具的稳固性,更在视觉上赋予了家具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在传统家具设计中,带束腰的家具往往在腿足部分配有马蹄足或其他装饰,以提升整体的美观度和稳固性。
明式家具的马蹄足多采用整木削制,呈现出圆润有力的形态,而清式家具则多采用平直回纹马蹄足,展现出简洁大方的风格。
正是这些经典的部件,通过巧妙的榫卯结构相互连接,才成为了如今我们所见的一件件精美的红木家具。
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,更是无数传统手工艺人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的成果。每一件家具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,展现着“工匠精神”的精髓。这种精神,正是我们应当传承与弘扬的瑰宝。